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喜讯!喀地一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文章时间:2025/04/11 18:45:31 来源:

图片

3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事司发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拟表彰名单,名单共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30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328个、先进工作者752名,经有关部门逐级推荐、评选,我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图片

图片

从祖国西部边陲的吐曼河畔出发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似一叶小舟载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横渡91年岁月波澜成长为服务半径长达400余公里守护南疆地区600万群众的巍巍巨轮

图片

历经91年波澜岁月,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广东援疆的大力援助下,医院锚定推动喀什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的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朝着建设“双百”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一带一路”国际区域医疗中心目标奋力前行,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以各族群众的需求为切入点,医院制定“123456”发展规划,建成感染、呼吸、儿科、肿瘤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批14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和11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先后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以及ISO15189认证,建立南疆首个生殖医学中心,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并配备全飞秒屈光手术治疗机、5G远程手术机器人等高精尖设备,部分学科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三年为B++,全国排名位于前20%-35%区间,综合实力稳居全疆第三、地州第一。

医院坚持党管人才,先后评审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及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首批、南疆唯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覆盖20个医学专业,临床、口腔类别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顺利通过复评,医院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医院以导师带徒、喀什专项、青年胡杨计划等方式培养人才,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并引入全职博士后,建立专家工作室等高层次平台,全方位打出人才引育“组合拳”。

聚焦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医院先后建成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喀什站、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分析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喀什站等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分中心;新疆自治区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新疆干细胞与特殊高原病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级科技平台落户医院;同时是新疆地州级医院首家通过GCP认证的综合医院,获批喀什地区肿瘤研究所、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喀什地区分所、自治区食管癌研究所分所,为医院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和基础保障。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面向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临床数据库和人工智能专家辅助诊疗新型云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应用的转化”和“基于5G+人工智能的肺结核(肺部疾病)影像智能诊断技术”在疆内实现“领跑”,科研工作实现质的提升。喀什地区县、乡、村医疗能力相对薄弱,医院积极与疆内外上级医院签订战略合作联盟,与南疆各县市30余家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将伽师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为紧密型医联体示范单位,合作共建喀什市自贸区医院,形成区域医疗救治体系。推动喀什地区医院协会、新疆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并担任会长、主委,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二级医院、向基层选派院长(副院长)等工作,带动提升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20年,喀地一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抓住机遇,按照孙春兰副总理的指示,作为依托单位建设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东城院区(妇女儿童疾病救治中心)相继落成揭牌,“一体两翼 一院四区 一科研院”的发展格局全面铺开。

2024年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援疆医疗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新时代新征程,医院还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指导,对标“国考”要求和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强医疗、稳教学、做科研、精管理”的工作思路,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布局,全面推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而不懈奋斗!

上一条:致敬丨牛刚:不以山海为远 守护边疆女性健康新未来

下一条:致敬丨唐启彬:肝胆相照,在刀尖上谱写深深粤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