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援疆施仁术,祛病除疴惠远乡
情系西域倾心血,德艺双馨美名扬

转眼间为期半年的援疆任务即将结束,我院中医科专家门诊墙面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浓浓的不舍。他跨越了千山万水,从繁华的珠江之畔来到遥远的天山脚下,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书写了一段粤喀山海情的佳话。
授人以渔,传中医经典
初至喀什,梁雪松主任便如一颗迅速融入大地的种子,即刻生根发芽。他一头扎进喀地一院中医科,仔细打量着这里的每一处角落,从科室的现状、收治情况,到人员配备、日常工作流程,都一一深入探究。他穿梭在科室中,与医护人员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为科室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当看到大家对中医知识那如饥似渴的热情,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中医,不只是治病救人的技术,它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实根基。”初至喀什,梁雪松主任便如一颗迅速融入大地的种子,即刻生根发芽。他一头扎进喀地一院中医科,仔细打量着这里的每一处角落,从科室的现状、收治情况,到人员配备、日常工作流程,都一一深入探究。他穿梭在科室中,与医护人员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为科室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当看到大家对中医知识那如饥似渴的热情,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中医,不只是治病救人的技术,它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实根基。”


怀着这份炽热的信念,他决心将广东省中医医院的核心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在医院的多个科室,包括中医科、康复科、心理医学科等,一场场技术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培训中,他耐心讲解、亲手示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要点都力求让大家精准掌握。
在推进科室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梁雪松全面落实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战略。他积极把具有岭南特色的针灸技术,如疏肝调神针灸技术、心胆论治针灸技术、岭南传统天灸技术、精灸技术等,倾囊相授。在他的努力下,南疆地区疑难杂症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当地中医人才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躬身临证,授岐黄之术
梁雪松坚持每周开展定期查房及专家门诊工作,致力于中医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尤其在抑郁、焦虑、失眠、中风病肢体障碍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艾大叔是一位失眠多年的患者,常年失眠让他心神不宁,痛苦不堪,四处求医问药无果,直到他接受了梁主任疏肝调神针法治疗之后,他的多年苦恼竟然神奇消失,艾大叔开心的说“中医太神奇了,小小的银针竟然解决了困扰我几十年的问题”

梁雪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心理科、感染科、儿科、妇科、重症中心等多学科的协作会诊,门诊量持续位居柔性援疆队之前列,荣获医院颁发的“门诊量贡献奖”,充分展现了援疆专家的医疗服务的卓越成效。
谋划发展,擘画科室蓝图
梁雪松在工作中发现,中医科的医护人员们对中医满怀热忱,却时常因缺乏方向和机遇而感到迷茫。于是,他主动协助科室主任,立足科室实际,精心绘制科室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推动医院加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医疗联盟,成为其成员单位。同时,引入两名广东省名中医专家工作室,为科室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不仅如此,梁雪松还全力推动科室亚专科建设,主导并促成了与精神卫生中心的合作,共同创建了南疆首个 “中西医诊治心身协同门诊”。这一系列举措,明确了科室的发展战略,大幅提升了当地中医诊疗水平,让科室在南疆地区声名远扬。
服务于民,书写健康篇章
根据喀什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居民生活习惯,梁雪松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套贴合当地实际的中医养生方案。他多次走进喀什大学医学院、喀什市公安局、喀什地区老年干部中心等机构,举办中医养生讲座。在讲座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养生知识,让广大民众深切感受到中医的魅力与益处。


他还不辞辛劳,多次奔赴红其拉甫边检站、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乌恰县、岳普湖县等地,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送去温暖与关怀。
如今,援疆工作即将画上句号,梁主任心中满是不舍。他感慨道:“此次援疆之旅,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更是一次灵魂的深刻洗礼。能与南疆的同事们并肩作战,我深感荣幸,在这里,我见证了科室里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感受到了民族兄弟姐妹们如家人般的热情,也收获了医患之间那份无比珍贵的信任。喀什,这片壮丽的土地,已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我生命画卷中最鲜艳、最动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