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致敬丨李伟:心系边疆,核医筑梦!

文章时间:2025/04/09 18:13:03 来源: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洒落喀什,满城行道树,已变了颜色。这是2024年我怀揣着组织重托和医者赤诚之心,踏上征程,从繁华喧嚣的珠江之畔广州来到祖国西北边陲喀什所见之景,为期半年的援疆之旅就此开始。

65676917eac849aca613756ec0e85e4.jpg

作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的一名医生,我深知这次援疆不仅是一次技术的传递与帮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促进民族团结、践行医者使命的宝贵机会。在喀地一院的日日夜夜,我与本地同事并肩作战,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共同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援疆篇章。

初到喀什:使命在肩,迎难而上

初抵喀什,干燥的气候和语言的差异让我有些不适应,但本地同事的热情欢迎和患者期盼的眼神,让我迅速调整好状态,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

喀地一院核医学科虽然基础扎实,但由于地域条件和医疗资源的限制,面临着PET/CT检查量不足、核素治疗技术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我暗自下定决心:不仅要为喀什带来“输血”式的短期帮助,更要助力当地实现“造血”式的长期发展。

深耕业务:以技术赋能学科发展

我深知技术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因此,我全身心投入到业务深耕中,努力以技术赋能喀地一院核医学科发展。

185c383fc3abc000bdaac5272343d3d.jpg

从解决问题出发,针对PET/CT业务量不足的问题,我主动深入肿瘤内科、儿内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等临床科室,大力推广PET/CT检查项目,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和影像对比分析等方式,向临床医生普及PET/CT在肿瘤精准诊断、疗效评估中的重要价值,努力打破临床认知壁垒。

图片

随着宣教的深入推进,科室间的协作日益紧密,PET/CT的检查量明显增长,为更多患者争取到了精准诊疗的机会。

94dc81f6a0da345b56a639cdbadf5d5.jpg

南疆地区尚无规范化的核素治疗病房,许多甲状腺癌、骨转移瘤患者不得不远赴乌鲁木齐接受治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科室团队齐心协力,梳理国家核素治疗管理规范、设计防护流程、培训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操作,全力推进核素治疗病房筹建工作。

此外,我还积极推动核素备案扩容工作。核医学中心由于核素种类备案不足,多项新技术难以开展。为此,我联合科室放药专员,对科室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整理了备案文件,并成功提交了磷-32、锶-89、镥-177、镭-223等新核素的备案申请。这为后期开展皮肤瘢痕敷贴治疗、骨转移治疗等新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院内的MDT(多学科会诊)工作,努力提高核医学中心在医院的影响力。在肺部炎症与肿瘤的鉴别、胃肠肿瘤的诊断与鉴别、盆腔肿瘤的术前分期等方面,我都积极发言,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授人以渔:科研与教学并重

7707bacce9ced490cb4b4c1a6d83dc4.jpg

我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因此在注重临床技术传授的同时,我也非常重视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开展。我鼓励当地医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指导他们撰写科研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同时,我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本地医生修改课题标书、指导论文撰写,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

最是难忘边疆暖

306cfcc88a82f3f6eed56bc4108c40f.jpg

这一程,我不仅收获了工作上的成就,更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情与感动。刚到喀什不久,援疆队就为10月生日的队员举办了一场集体庆生会。我们一起品尝了地道的新疆美食,欣赏了优美的维吾尔族舞蹈,感受到了援疆大家庭的温暖。

胡杨林是喀什的一场金色童话,我与队友们一同前往泽普金胡杨林体验了一场视觉盛宴。面对胡杨三千年的守候,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医疗援疆就像胡杨扎根一样,既要为当地带来即时的荫蔽,更要培育出自生的力量。

此心安处是吾乡

喀什干燥、喀什很晒、喀什……这些词好像与我的家乡形成鲜明对比。但在这里我找到了医者初心的另一种绽放。在喀什的每一天,我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这段援疆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上一条:致敬丨李明高:“托”住健康,康复医学人的援疆路

下一条:致敬丨王蔷:援疆之路 光明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