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援疆动态丨推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MDT,点亮直肠癌术后肠瘘患者康复之路

文章时间:2025/04/15 18:29:05 来源:

近日,在我院胃肠外科,一位93岁高龄的直肠癌术后肠瘘患者正面临着生命的挑战。古奶奶(化名)因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进食不佳及肺功能差,营养不良风险加剧,导致吻合口愈合缓慢,BMI值低至14.5,加之高血压、冠心病史,病情极为复杂且棘手。

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殷切期盼,胃肠外科医护团队迅速行动,以患者为中心,启动多学科专科护士会诊机制。这一机制打破了科室壁垒,促进了各专科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共同为古奶奶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方案。

在会诊前24小时,胃肠外科迅速填写疑难病例会诊申请单,并通知相关专科护士前往病房查看患者情况。护理部副主任李慧及各片区护士长、专科护士齐聚一堂,管床护士主管护师张荣荣详细汇报了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从伤口引流液、造口排便情况到患者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全面梳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诊中,胃肠外科援疆护士长陈诗华与护士长乎尔西旦·阿巴白克日共同主持,针对患者的护理难点进行深入探讨。清理呼吸道低效、胃肠动力不足、伤口渗出液处理、电解质紊乱、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等问题一一被提出,并得到了呼吸、重症、神外、心血管、营养、伤口造口、骨科及老年专科护士的专业指导。

呼吸专科护士提出了半坐卧位体位引流等肺康复措施;营养专科护士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营养计划,包括营养启动期、恢复期的食谱及热卡摄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则针对伤口渗液提出了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等有效护理手法;骨科专科护士设计了渐进式康复训练计划,助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老年专科护士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图片

经过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护理,古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从入院时的神情倦怠、懒言少语,到如今营养状况良好、伤口基本愈合,患者的康复之路凝聚了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结晶。家属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为医护人员写来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此次会诊不仅彰显了胃肠外科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更是护理向专业化、精细化迈进的有力见证。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模式,以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贴心的服务,为更多患者点亮康复之光,于细微处守护生命健康。

专家简介

图片

陈诗华副主任护师 粤港澳高级外科专科护士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援疆护士长

后方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外科科护士长

学术任职:

广东省护理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护士协会大数据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护士协会围术期营养护士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护理学会管道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

广医五院《广东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总负责人

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9篇(SCI 1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高校主编/编委各1项。担任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科生论文导师。

上一条:医院动态丨“一件事”一次办—我院联合地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一件事”现场咨询活动

下一条:科教动态丨聚焦关键 精准发力—我院召开2025年度科研重点工作推进会